北京科技创新体系补短板!项前沿项目获支持

facai888 阅读:65 2024-08-02 08:52:38 评论:0

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然而,企业在基础研究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一度是我国创新体系的短板之一。记者从中关村科学城获悉,海淀区联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的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探索“市—区—企业”出资模式,由企业“出题”、高校院所优势科研力量“做答案”,2024年该联合基金年度总规模首次破亿元,精准引导基础科学研究解决实际产业难题。

428项前沿项目获支持

纳通科技集团是一家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核心业务涉及骨科内植入物、生物基材料等领域。三年前,公司做出了一个决策,出资参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这个决策曾令部分管理人员不解:基础研究耗时长、风险高、难度大,企业每年投入几百万元,但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最终产出成果的产权却不归企业,划得来吗?

“我们不仅要着眼于眼前,还要为未来做储备,探索前沿技术。”纳通科技集团副总裁、纳通研究院院长董骧说。作为一家深耕医疗器械领域的大型企业,他们一直希望能开门创新,挖掘更多的“源头活水”。

中关村科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淀区科技资源丰富,既有以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等为代表的高校院所,又有1万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科研能力和科研需求共同集聚的现象。如何让科研能力的“供需”两头高效匹配,引导基础科学研究解决实际产业问题,成为海淀区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纳通所参与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该联合基金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采用“市—区—企业”三级共同出资的方式,即市、区、企业按照1􀏑2􀏑2的比例进行出资。基金成立7年来,已资助了无线通信、计算机视觉、智慧骨科等领域的项目428项,解决了多项区内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共性瓶颈问题和基础前沿问题。

大咖“揭榜”为产业解难题

积极投入资金支持基础研发的不只是纳通。

“我们每年投入300万元,政府配套支持450万元,关键是能够帮我们请到‘大神’!”北京朗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亚杰回忆,听说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的情况后,企业管理团队立即开了个视频会议,不到10分钟就确定参加了。

基金支持的项目指南一经发出,就如同张贴了“英雄榜”,召集全市范围内的优势科研力量,解决区内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瓶颈问题以及基础前沿问题。

以纳通参与成立的医学工程专项基金为例,其与北京朝阳医院关节外科王志为主任合作的全膝关节假体项目,已经在纳通最新推出的产品中初步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王超副教授的齿科新材料项目,首创了基于个性化支网结合植骨材料的混交式骨再生技术,解决为口腔复杂骨增量(增加患者牙槽骨体积)的行业难题;与北京儿童医院骨科姚子明副主任合作的“治疗儿童脊柱畸形的弹性可撑开方法及其力学作用机制”项目,为纳通自身在儿童脊柱畸形矫正系统的研发提供了实验基础和医工合作资源……迄今,纳通已连续3年出资参与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建设,支持与企业关注领域方向一致的基础研究项目共计66项,每年投入联合基金的额度已从300万元增长至500万元。

在联合基金模式下,受益的企业和科研团队众多。北京邮电大学许晓东团队与佰才邦深度合作的“超密集组网”技术应用已经推广至众多国家和地区;北京大学梁云团队的“面向深度学习的FPGA编程语言、编译和优化技术研究”相关成果已在商汤科技与本田汽车的自动驾驶模块中得到应用。

先行先试进一步激发活力

压茬推进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热情。作为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的重要配套政策,2022年起,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率先试点。

“基于这一政策,我们每年参与联合基金500万元,能享受75万元左右的税收优惠,这让我们更有信心持续投入研发。”董骧说。

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发展处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成立以来,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规模越做越大,参与联合基金的企业从最初的3家扩大到了现在的12家,年度资金规模也从第一年的2400万元扩大到2024年的过亿元,北京科技创新体系补短板!项前沿项目获支持累计出资已达2.764亿元。

在联合基金及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政策的推动下,企业从昔日的基础研究的“局外人”变成了重要“出资人”与“出题人”,产业需求与基础科研已形成充满活力的正循环。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的模式也推广到了北京市其他区,丰台、顺义、昌平、大兴、经开区等相继成立了联合基金。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上传,若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